苗乡动态

携手创造行业价值/记录企业发展脚步/苗乡每天不一样

携手创造行业价值 / 记录企业发展脚步 / 苗乡每天不一样。商业的本质就是为用户创造富溢价值。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让用户、产业、社会等因企业的存在而变得更好!

网站首页 > 苗乡动态 > 苗乡动态

首次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品种成功选育

发布时间:2019-04-21 发布者:苗乡三七 浏览:11032次

首次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和苗乡2号,于2019年4月20号在于云南文山举行的“中国药材品质升级推广会暨无公害三七栽培技术培训会”上正式公布。


(通讯 )首次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和苗乡2号,于2019年4月20号在于云南文山举行的“中国药材品质升级推广会暨无公害三七栽培技术培训会”上正式公布。


(苗乡1号,苗乡2号正式公开亮相)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文山州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云南中医药大学、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三七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共同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所长郭巧生等国内著名的种植、药物学专家以及文山州委副书记/州长张秀兰,文山州政协主席/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黎家松等文山州级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此次会上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践行无公害中药材种植,以高品质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苗乡1号,多糖含量提高23.5%;苗乡2号三七皂苷R1含量提高56.3%。它们的诞生,是研究者十余年培育的成果,为中国药材品质升级打开了大门。两个三七品种的成功选育为中国中药产业种业建设和发展树立了典范,对推动中药材种业发展及药材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张伯礼

张伯礼院士的主题报告《中药品质提升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则从发展无公害中药的民生、产业价值角度解读了这次会议的意义,张伯礼表示:

“总书记对全国人民非常关心,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随着种植环境恶化,不规范生产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无公害中药材精细栽培是保障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方向。

“三七是一个示范,一个中药品种做到800亿,只有三七整合资源能把它做好。”


张伯礼院士与陈士林院士在余育启董事长(左一)

陪同下参观苗乡三七基地


会议之前,在参观完此次获新品种权三七品种的摇篮——苗乡三七全产业链基地后,张伯礼院士说:“我搞了一辈子中药,也是第一次见这个,看到这都很震撼。苗乡1号、苗乡2号做了一个示范,三七不仅可以人工栽培,还可以人工调控,选择更好的品种。三七在古方中用量不大,现在发现对心脑血管的疗效显著,发展高抗性,有效成分高的三七,可以造福人类,这是古老的和新的结合的革命。”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则发表题为《2020版中国药典药材标准提升解读》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长期以来,药品质量控制理念是基于事后控制方式的“质量源于检验”,即通过固定生产工艺,按照药品标准以成品终端检测的合格放行方式保障药品质量。这种传统监管思路严重阻碍制药工艺技术创新,限制了药品质量持续提升。”进一步确立了国家层面对药材品质的重视和无公害药材的大力需求。

最后会议举行了,“三七品质升级工程”的启动仪式。


参加“三七品质升级工程”启动仪式的有

(排位不分先后,默认从左到右)

深圳津村药业有限公司董事  刘玉德

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育启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所长 郭巧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  陈君 

文山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兰朝明

文山三七学院校长 李炳泽

文山州政协主席 黎家松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钱忠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张伯礼

文山州委副书记、州长张秀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 陈士林

文山州政府副州长 李春林  

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长 熊磊

东阿阿胶总裁 秦玉峰

文山州政协副主席李顺福

云南农业大学中药材工程中心主任 杨生超

文山三七学院三七研究所所长 陈中坚

会议希望通过这个启动仪式,开启中药材品质升级新时代。中药人的努力奔跑,是为健康中国助力,是为全球健康提供中国处方。让世界看到中医的美。

 


好品种的培育是无公害药材的最初一环


中药三七被誉为南国仙草,在心血管、脑血管、肝脏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已成为400余类1000余种中成药的核心成分。在4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中,不同的三七个体成分含量高低不一、抗性强弱及产量差异大等问题突出,极大的影响三七质量稳定性。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先行者如余子畏先生(三七规模化种植的开创者、三七品种选育的先行者,苗乡三七董事长余育启先生之父)便开始了寻找三七良种的步伐。“有些植株,在同一个田地里,跟踪一段时间,确定有些三七很少生病,我就把他们的特征记下来。等我转悠到其他田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相似的三七。如果有,就把他们归为一类。可以把他们的种子归结到一起,试验一下,能不能繁育出抗病的品种。”他用最原始的观察法,从数亿株三七中挑选近万株具有优势性状的株系培育。

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代一代的三七选种研究人,从一无所有满是空白的三七科研领域,慢慢填充进大量的大田实践科研数据。

面对基础研究薄弱、专业人才不足、科技信息匮乏的条件限制,从2009年起苗乡三七累积投资数亿元建立苗乡三七科技园作为科研平台,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平台汇聚了全国各地300多位专家学者,大力引入现代先进育种技术,不断加快品种选育进程。


与会嘉宾参观苗乡三七种植资源圃


“破解之道是品种选育。”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表示,自在苗乡三七科技园正式搭建了陈士林专家工作站以后,这位国际欧亚学院院士带领他的科研小组目前的主攻科研方向是三七基因序列生物芯片的开发,以期构建三七种源完整的DNA数据库。

“目前苗乡三七已经集结了一支国内外专业团队,整合了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学院等国内优势资源。他们始终保持对三七研究的情怀,择一事终一生,真正把科研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上。”张伯礼动情的说。


张伯礼院士欣慰地察看新品种三七


张伯礼认为,三七新品种抗病虫率选育工作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三七产业走向“无公害时代”的关键一步。高抗逆性优质种源,与适宜产地生态、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管理规范共同构成了中药产业无公害生产的基石。

目前苗乡三七的现任董事长余育启先生子承父业,已建设西南地区人参属最大的种质资源圃,保留1.07万份三七种质材料,保证了遗传多样性。

 



张伯礼院士、余育启董事长、陈士林院士 

参观苗乡三七种质资源圃


“现在为什么要说中药材要标准化,标准化才能使药材标准,每个环节的标准化,才能保证药的稳定,标准化的话种源的一致性是我们重要的一环,品种可以使原料保持一致,苗乡抗七一号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农业的使用,你少用农业了,农残就降低了,药材就更安全了,而高品质的两个品种,有效成分增加了,那么药材有效性就在提高。”对于品种选育在无公害产业发展中的意义,陈士林工作站副研究员董林林博士是这样认为的。

无公害生产标准未来将成为中药材品质的最低门槛。”陈士林强调:“三七是中药代表性大品种,三七为原料的工业产值约700亿,面对国家供给侧改革,中医药转型升级,三七产业应为行业引领示范,为人民提供更安全、有效、可持续的优质三七产品。苗乡三七优质药材工程平台科研模式,吸引众多高水平科研人员扎实开展基础研究是行业科研典范,品种选育工作及完整的三七种质资源圃是三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为我国中药材的树立标杆和发展范示。”



三七科普

最全的三七知识

三七美食

七宝儿推荐好吃好做的药膳美食

三七养生

七博士的养生知识

三七文化

你以为三七只是血管清道夫?事实远不止此